我在金融行业从(搬)业(砖)十年,考出了CFA、FRM、中级经济师等一系列的证书。泛亚电竞金融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句话是“今天的一块钱不等于明天的一块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这句话似乎听起来没有后两句那么有文艺气息,但实质上揭示了复利的价值。同样是票面价值为一元的两张纸币。今天的一块钱更为值钱。如果想让一个人把这一块钱移到明天花,是需要给利息的。如果让他后天再花,还需要基于昨天的“本息和”再累积利息。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很多人嘲笑1626年印第安人把曼哈顿岛只卖了24美金,但如果印第安人可以以6%的复利增长速度进行投资,那么截止到彼得·林奇写书之日这24美金已经变成了347亿美金,而曼哈顿岛那个时候估值只有281亿美金。
听起来好像不似人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今天你有不用的钱可以存起来。而今天缺钱的人就可以来先通过借贷付利息的方式来利用这笔钱。
更通俗的方式是你今天刷的信用卡就是在和未来的自己借(而且未来憋屈的自己还不能不借,还收不到利息……)
这句话说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收益和风险是镜子的两面,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什么都不做零收益。
没有只获取收益,不承担风险的好事。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著名的那句话“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泛亚电竞
所以看一个人懂不懂投资或金融,只看他是只盯着收益,还是同时会考虑波动,标准差,最大回撤等风险措施就知道了。
如果再听到什么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想想《都挺好》里郭京飞讥讽苏大强的那句话:“人家凭啥看上你,是图你老,还是图你不洗澡”。
经常有人问金融应该怎么去学,我的建议是学习需要有体系性,不能看到啥学啥,《牛奶可乐经济学》那种书籍可能会让你掌握一些吹牛的碎片化知识,但这类书是没法真正提升一个人的分析能力的。
此外,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量化考核,不然你不知道自己抱着一本书坐一下午是不是真的学到东西了。
我的建议是通过考试来学习金融知识,首先考试会有一套良好的科班体系,培养底层金融能力,你可以自己做出判断,不至于再被“专家”忽悠的听风就是雨。其次,考试会给予学习者紧迫性,并且也能量化学习的成效。
我自己选择的考试是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和FRM(风险管理师),把我备考时用过的资料分享在下面,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考试。不至于盲目的去当“考证一族”。
这是金融学鼻祖马科维茨的金句。著名哲学家沃兹及硕德进行了解读,意思就是别上来就“All in”或者梭哈,要分门别类的投一些东西,这样一个亏了可能另一个就赚了,不至于一觉回到解放前。
用金融术语解读就是“投资要做分散化”。这也是金融证书CFA中历时三年用了三十多本书希望告诉考生的一个道理。要以资产“组合”的形式进行投资。
但注意要分散的是底层的风险因子,而不是表面上投了十几种产品。前些年P2P火爆的时候答主有朋友为了“分散”,同时买了十几个公司的产品,最后相当于买到了十几个维权群的会员资格,人间杯具发生了……
这就是因为十几种产品其实只对应一个最终的“老板卷钱跑路”风险,而这个风险并没有被分散掉。
金融各个岗位都是按照以上的功能展开的。例如银行的存贷款,投行给企业做股票IPO或承销债券都是金融的跨期调配功能。基金经理在投资时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去获取收益,也考虑到分散化。
只不过金融可能是体系化最强的一个行业。每个人都是长长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没有不可替代性。这条流水线又要尽量的长,岗位设置被分的无比之细,前后台隔开,避免一个人同时掌控了太多流程进而滥用职权(具体例子可以参考一人之力搞垮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
所以金融行业内的每一个人都只是做了一小块。这就显得很多人做的很不像“金融”,并且技术含量似乎也没那么高。
所以目光宜放长远,泛亚电竞不仅是要做好手头的本职工作,还要观察一下自己的上下游都在做什么,只有俯瞰全局,才能做出总体最优的决策,避免管中窥豹。
所以岗位不分高低,有区别的是人,如果只愿意领导交代啥就干啥做成一个莫得感情的工具人,那么任何岗位都没有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