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国网英大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4-02-03 18:30:18

  信托行业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进入调整期,资产规模、营收等指标在2021年止跌企稳。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资本市场波动等外部环境影响,多数信托公司面临较为严峻的业务转型压力。受托人定位进一步夯实。信托公司主动谋求转型,信托资产结构稳中向优,融资类业务持续压缩,以证券投资业务为新发力点的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以开拓服务信托等为主的本源业务成为新的发展动力。行业监管持续规范。全国信托监管工作会议和中国信托业年会明确提出,按照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慈善信托对信托业务进行新的分类,进一步推动信托公司转型发展;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规范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的关联交易行为;银保监会就《信托业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原认购制基金更名为流动性互助基金,同时设立缴纳制信托业保障基金,进一步发挥基金化解和处置行业风险的积极作用,增强对信托行业风险处置能力。信托公司业务稳中承压。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16万亿元,同比减少0.22万亿元,降幅1.06%,环比减少0.39万亿元,降幅1.89%,其中投资类信托规模8.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10%;融资类信托规模3.38万亿元,同比下降24.00%;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8.22万亿元,同比下降7.82%。一季度,信托业共实现经营收入205.15亿元,同比下降28.25%;实现利润总额123.84亿元,同比下降31.42%;实现人均净利润42.72万元,同比下降29.50%。证券行业坚持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为定位,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核心中介功能,持续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效能。自注册制试行以来,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增加,证券投行业务回归定价与销售本源,北交所的成立及错位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服务高新技术成长型企业的能力持续增强。绿色债券市场增长势头强劲,2022年一季度,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2〕31号),适应常态化退市和注册制改革要求,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出台《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2〕32号),落地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提高流动性。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基础设施REITs扩募指引,明确扩募项目标准、定价要求,进一步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证券公司业绩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出现波动。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证券投资收益等出现下滑,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同比下降11.40%;实现净利润811.95亿元,同比下降10.06%。头部券商在专业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创新业务等方面优势明显,业绩表现优于行业整体水平,中小券商应通过构建差异化优势业务、深挖股东资源、运用市场化优势等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期货行业持续发挥金融衍生品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功能,助力实体企业管理价格和供应链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持续完善。截至6月,我国共上市94个期货和期权品种,涵盖能源、粮食、金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多个重要领域,涉及全国60多个产业链,为价值20多万亿元的大宗商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期货经营机构逐步形成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含权贸易、场外衍生品等多重业务模式,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行业法制化进程加快。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专门规定采取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种上市机制,补齐了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法律空白。中国期货业协会2021年9月10日发布的《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将于9月9日结束,为督促期货公司做好过渡期衔接工作,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关于居间人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居间人行为规范管理。多重因素导致市场降温。上半年,受地缘政治局势、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与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相继冲击全球期货市场影响,叠加疫情冲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30.46亿手,成交额257.4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04%和10.08%;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2.03亿元,同比下降9.53%;净利润58.12亿元,同比下降4.59%。我国碳市场建设始于“十二五”初期,2011年,北京、天津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我国明确双碳目标,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启动一年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7月1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成交额84.92亿元。碳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碳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激励约束作用初步显现。政策配套逐步健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号),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JR/T0244—2022)行业标准,将碳资产定义为由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产生的新型资产,明确碳市场交易工具、碳市场融资工具和碳市场支持工具三大类碳金融产品,为金融机构开发、实施碳金融产品提供指引,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进入绿色领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碳管理业务的重要性逐步显现。越来越多大型能源央企布局碳管理业务,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碳资产管理专业机构,以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超腾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传统民营碳公司也纷纷入局,积极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盘查等工作,稳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能效提升、直流配网建设等为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电力设备效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22〕76号),将推动实施变压器能效提升行动,并针对可再生能源电站、轨道交通、数据中心、船用岸电、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应用场景,推广应用高效节能变压器,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将达到80%以上。电网投资保持高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6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905亿元,同比增长9.9%。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招标公告数据统计,1-6月配电变压器累计招标98,211台,较2021年同期提高33.97%。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全力服务扎实稳住经济八项举措,提出全力加大电网投入,2022年计划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计划开工8项特高压工程,开工一批500千伏及以下重点电网项目;全力促进新能源发展,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并网服务,推动配套电网同步建设。南方电网持续加大电网和“两新一重”建设投入,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安排投资125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前景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22〕209号),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号),要求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公司通过旗下英大信托、英大证券、英大期货、英大碳资产、置信电气经营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电力装备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金融+先进制造”双主业布局,经营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1.1信托业务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大信托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和固有资金投资业务。报告期内,英大信托坚守信托本源,聚焦电网产业链,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报告期末,信托资产规模7,219.75亿元,同比增长13.71%。报告期内,受益于电费收益权信托业务收入增幅较大,实现营业总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19.62%;实现归母净利润6.97亿元,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同比下降7.64%。服务电网业务坚决有力。上半年末,电网业务信托资产规模达到6,266.89亿元,同比增加1,172.99亿元;为省电力公司提供“双碳”专项融资184亿元,为“白鹤滩-江苏”重点特高压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服务125亿元,产融、融融效应进一步放大。绿色信托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落地首单以碳资产配额为标的资产的信托产品,为控排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成功发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新能源1号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碳中和债)”“南网租赁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碳中和债)”“河钢集团权益并表ABN项目”,合计发行规模近40亿元;与青海地方政府就“牧光储”一体化签署框架协议,积极储备优质清洁能源项目资源。创新业务探索逐步深化。打造具有“多级流转、账户清分”服务信托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落地首单南网集体企业资金运作暨南网线上供应链信托业务,积极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半年通过“川电云链”“南网e链”为电力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服务超过2,400笔,规模超10亿元。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行业评级连续6年保持最高等级A级,信托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英大信托成功发行南网租赁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碳中和债)英大信托20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亿元)1.2证券业务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大证券为综合类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经纪、信用交易、投资银行、自营投资、资产管理、科创板跟投等业务。报告期内,英大证券聚焦能源特色,深挖业务需求,各项业务稳健有序发展。报告期末,英大证券总资产242.35亿元(合并口径含英大期货和英大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下同),较年初增长2.42%,净资产69.34亿元,较年初增长1.06%。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42.58%,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主要受投行项目推进不达预期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同比下降44.77%。经纪业务拓展不断加力。新开户数同比增长19.75%,期末客户托管流通资产同比增长17.49%,非货币类金融产品日均保有量同比增长185.25%,金融产品累计销售量达8.25亿元,同比增长298.77%,累计发行11期收益凭证,实现经纪信用业务净收入1.66亿元。融资融券业务余额23.34亿元,同比下降17.29%,整体维持担保比例349.09%;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10.05亿元。投行业务有所下滑。主承销的国网租赁公开发行公司债项目顺利完成四期簿记发行,规模合计40亿元,成功入围天津、云南等地方政府债承销团,承销地方政府债8.2亿元,上半年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559.42万元,股权类项目推进不达预期。资管业务稳步推进。积极服务国家电网公司职工,开发符合客户风险偏好的财富管理产品,首次成功设立固收类资管产品“金舆1号”,上半年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565.92万元。自营业务持续增强。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增长显著,收益率高于市场债券型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权益类投资根据市场趋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控制回调风险,收益率高于市场权益类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上半年,实现自营业务投资收益5,946.78万元,同比增长75.60%。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完成职业经理人公开选聘、入职签约、董事会聘任、监管机构备案等相关工作,发挥职业经理人的资源和业务优势,制定业务改革发展措施,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英大证券承销国网租赁公开发行公司债项目英大证券开展英大证券-金舆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项目路演英大证券20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亿元)1.3期货业务英大证券全资子公司英大期货主要从事期货经纪、资产管理、固定收益和投资咨询业务。报告期内,英大期货持续做强做优期货经纪业务、资管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多项业务取得较好发展成效。报告期末,实现资产总额51.29亿元,同比增加38.68%,净资本8.34亿元,同比增长37.62%。报告期内,受风险管理子公司基差贸易业务增长影响,实现营业总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342.67%;实现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96.15%。经纪业务规模屡创新高。客户权益规模突破40亿元大关,客户日均权益38.09亿元,同比增长75.43%;自2021年9月起,客户权益规模超全行业中位数。上半年成交量590.74万手,成交金额4,547.39亿元。资产管理业务稳健开展。稳健运作存续资产管理计划,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上半年末,存续资产管理计划10只,规模23.95亿元;1-6月实现资产管理收入335.73万元,同比增加28.11%。风险管理业务有序推进。巩固动力煤合作业务,落地首单合作套保业务,积极拓展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淮河能源600575)西部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投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产业链客户,上半年完成动力煤基差贸易53万吨,焦炭合作套保800吨,风险管理子公司实现收入37,845.04万元,利润总额270.51万元。行业地位保持稳定。资本实力和综合排名位居行业中游,2021年监管分类评价B类BBB级,与上年持平。净资本、净资产水平均优于行业中位数,上半年客户权益增幅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英大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保供电煤项目英大证券20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大碳资产主要从事碳咨询、碳资产开发、碳交易、低碳课题研究、碳金融等业务。报告期内,英大碳资产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双碳领域先发优势,稳健向碳管理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808.74万元,达到去年同期的10.5倍,归母净利润305.34万元,剔除CCER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同口径同比增利634.05万元。碳管理服务扎实开展。支撑国家电网公司碳管理工作,为省级电力公司提供双碳贡献力指标测算、碳排放和碳减排资产摸底、碳管理能力建设、双碳案例宣传、绿色供应链示范建设、绿色金融创新、低碳课题研究等服务,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6家试点省公司碳管理服务全部签约落地,累计合同额近3,500万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超2,500万元;迭代优化碳资产管理平台,依托“碳账户+绿色评估”模式,碳资产平台在“全国第九届供应链金融论坛”上获评“2022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优秀新基建赋能平台”。碳金融业务模式打开局面。依托碳账户,联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外部金融机构,在湖北、浙江、福建、山东、吉林等地,落地“交碳保”“技改贷”等多款“碳e融”系列产品,为1,100余家产业链企业开设碳账户,出具能力评估报告151份,助力投放绿色信贷规模超30亿元。行业影响力逐步显现。抢抓行业标准政策制订先机,参与编制全国首个“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并积极推动发布;会同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开展电网投资降碳方法研究。英大碳资产作为40个优秀实践之一,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2022-2024年社会责任示范基地”。依托国网英大浦东双碳展厅,展现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外部单位在清洁能源替代、能效提升、推动产业链降碳、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领先实践,众多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影响力、带动力逐步提升国网英大浦东双碳展厅公司全资子公司置信电气主要从事电气及新材料设备、电网运维、综合能源与电力工程建设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报告期内,置信电气努力克服上海地区疫情封控、客户履约需求集中的严峻考验,协同推进市场拓展、科技研发、现代工厂建设等重点工作,各业务条线均取得较好发展成效。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1.12亿元,同比增长16.02%,归母净利润1,365.46万元,同比增利2,490.05万元。电气及新材料设备营销、生产等工作亮点纷呈。非晶立体卷变压器在国家电网公司同品类变压器中中标份额超30%,特高压工程抗爆门、绝缘子、监造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中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推进上海基地非晶立体卷变压器及铁心产线扩建项目,集聚产业链资源加紧产品制造,大幅提升产能,有力保障上半年生产履约。纳米改性铝合金金具实现规模应用,合同额同比增长翻两番。首次中标巴基斯坦132kV复合绝缘子采购项目,智利旁路作业车项目实现电力专用车在国际市场的首台首套推广应用。电网智能运维保障有力。支撑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监测预警服务,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设备集中监测预警”和“特高压线路集中监控”技术平台,严格实施7×24小时集中监测、故障研判及运维分析,有力支撑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等重大保电工作。首次利用自主研发的光传感覆冰监测平台协助运维单位开展线路除冰,光传感覆冰检测技术已在11个省份包括特高压线路以内的多条线路上应用,监测以档距为单位的线个。落地江苏带电检测服务、配变维修、智能配电站房综合监控平台项目,在南京地区大力推广配电站房智慧运维业务。新型储能技术项目有序推进。基于全钒液流电池使用安全、寿命长、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相互独立等特点,深入研究并实践商业化运行模式,积极推动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完成汉口火车站钒电池储能电站接入,中标湖北广水兆瓦时级钒电池储能项目,完成250k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模块化工程设计、一体化电堆密封性结构改进和测试装置开发。科技研发成果丰硕。完成换流变综合检测装置等新产品研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紧凑型配网柔性合环系统成功投运,成功实现配网“无感式检修”。±11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完成全部型式试验并通过中电联新产品鉴定,鉴定结果国际领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44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9项。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评价,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加强。上海基地现代工厂非晶立体卷变压器产线汉口火车站西侧充电塔综合能源项目国内首套基于柔性移相调压技术的紧凑型配网不停电合环转供系统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投运置信电气20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亿元)和归母净利润(万元)2022年上半年,面对国内疫情反复、资本市场下行等超预期冲击,公司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强治理、抓风控、提质效,推动公司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07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降3.76%。金融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坚持根植电网、服务行业,深化产融、融融协同,做好资金服务、资本引进、产业链金融三篇文章,为电力能源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英大信托精准对接电网主业和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有力支撑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信托资产规模超7200亿元。英大证券持续丰富财富管理产品线,加大专属资管产品研发,固收类投资收益增长显著。英大期货经纪业务规模超40亿元,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有序推进,收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服务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走向深入。聚焦新能源、储能、节能减排等双碳重点领域,研发碳配额绿色信托、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绿色金融产品,产品体系愈加完善,规模效应逐步彰显,上半年实现绿色金融业务规模近70亿元。碳资产业务稳步推进,英大碳资产试点电力企业碳管理服务,联合内外部金融机构,创设基于碳账户的“碳e融”系列产品,助力上下游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超30亿元,有效缓解实体企业融资难题。先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置信电气克服上海地区疫情封控、客户履约需求集中的严峻考验,全面有序复工复产,经营业绩稳中有进。非晶立体卷变压器产能显著提升,纳米改性铝合金金具实现规模应用,首次利用光传感覆冰监测平台协助运维单位开展线路除冰,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紧凑型配网柔性合环系统成功投运,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设备集中监测预警等平台支撑冬奥等重大保电工作,申请发明专利44项,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评价。法人治理运转规范有序。完成年度“三会”和重组后首次董事会监事会换届,优化董事会人员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连续两年编制发布ESG报告,充分展示ESG治理成效。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举办线上业绩说明会,提高与投资者互动频率,增进市场认同度。当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发挥集团化运营优势,稳步推进金融机构集约发展,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深入对接战略客户,协同推进增量业务落地。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建成风控系统监测预警功能,迭代优化碳资产管理平台;应用数据资源,强化运营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项目统筹集约管理。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英大证券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压实考核责任,优化职员职级管理,选聘青年英才,释放内生动力活力。风险防控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化提升风险防控体系,立足于“稳”的导向,调整年度风险偏好,建立重大外部风险事件监测报告机制,风控系统实现风险在线监测、集中管理、实时预警、信息共享。加强合规管理,健全完善合规制度体系,提升控股子公司纠纷案件、违规事件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合规管理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强化审计监督,抓好问题整改,推动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党建工作不断提质登高。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中心组联学,及时跟进学习习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纵深推进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治“”树新风,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和以案示警,一严到底正风素纪。召开庆祝建团一百周年暨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大会,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月活动,深化实施“党建+”工程,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公司20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今年以来,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俄乌冲突、地缘政治动荡加速演进,全球经济进入滞胀期,货币紧缩、产业链重构、能源危机恶化、金融市场震荡等风险持续对我国带来冲击。信托、证券、期货等行业监管日趋严格,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集中度不断提高,公司信托、证券、期货等业务结构调整转型要求迫切,展业难度提升。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产品类大宗物资价格大幅波动,可能使公司电力装备板块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将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情况,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严格管控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时履行其合同义务,或者信用状况的不利变动,导致本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本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与债权信托、债券投资、融资融券等业务有关。公司将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优化风险偏好管理,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完善集中度风险管控,加强项目全流程管控,严格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权益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不利变动,导致本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其中利率风险主要由公司所持有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收益率曲线波动、信用利差改变引起;权益价格风险主要由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基金等权益品种因市场价格波动引起。公司将持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宏微观经济形势分析,提高投资策略科学性,加强市场风险日常监测,严格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合规风险是指公司因未能满足国家有关行业监管要求而受到处罚的风险。当前行业监管持续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加强,对公司合规经营、规范展业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将及时适应监管政策变化,持续优化完善内控制度,避免因合规问题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水平。2022年上半年,公司以持续提升服务电力行业和能源产业链能力为根本,聚焦“金融+先进制造”双主业,依托禀赋优势,深化要素协同,突出专业特色,强化风险防控,在传统领域稳健发展,在新兴领域培育动能,金融、碳资产、制造领域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拥有强大的股东资源背景。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金融资产上市平台,立足能源特色,依托国家电网公司产业链“链长”地位和资信、数据、渠道等优势资源,不断完善业务体系,拓展延伸业务模式,在金融、碳资产、智能制造等方面积累了能源领域特色化竞争优势,积极为电网、产业链、能源互联网生态圈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二是协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发挥双主业运作优势,深化产融协同,加强金融、碳资产与制造业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通过产业实践,强化金融业务、碳资产业务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深化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其他单位合作,推动金融、产业、科技等要素资源协同共享、相互赋能,助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推动业务优化升级。同时,控股股东英大集团拥有16张金融和类金融牌照,公司持续加强与股东方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化融融协同,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运营模式控风险能力强。公司严格落实各类监管政策要求,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披露信息质量,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化运作水平持续提升,在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中取得“A”级最高评级;遵循市场化导向,优化业务管理,加强集约运营,坚持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变革,有力有序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一是信托业务在电力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和雄厚的股东实力,英大信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电网企业提供灵活便捷的资金资产管理服务,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全面发展传统信托业务的同时,大力开拓电网产业链信托、绿色信托等业务,精准对接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客户金融需求,在清洁能源发电、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具有优势地位。二是证券期货业务在能源领域具有特色竞争优势。英大证券成立20年来,形成了合理的业务布局,拥有证券经纪、自营、保荐、承销、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等多种业务资质,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立了能源特色竞争优势,针对电网产业链上下游及能源行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针对电网及产业链企业员工,积极开拓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行业影响力稳步提升。英大期货依托股东产业链优势地位,深耕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产业链等相关领域,加速培育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搭建产业金融、机构金融、互联网金融三大业务板块体系,聚焦重点产业客户,成立“一对一”服务专项工作组,形成前、中、后台联动机制,及时高效处理客户需求,提升服务品质。一是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英大碳资产成立于2013年11月,作为专业的碳资产管理机构,在碳审核、碳资产开发、碳交易、低碳研究与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支专业的碳管理人才队伍,已为多家企业提供碳排放盘查、审核服务,累计开发碳资产达1500万吨,对应风电、光伏等CCER项目近50个,拥有北京、泛亚电竞平台上海等碳交易所会员资质,自主开发能源互联网相关碳减排方法学8项,积极为国家电网公司试点省级电力公司开展“双碳”贡献指标测算、碳减排资产摸底等碳资产管理服务。二是具备较强的碳专业服务能力。英大碳资产积极融合电网服务场景、电能数据和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资源等优势,积极打造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平台,为实体企业提供集“算、观、管、融、易、降”六大能力为一体的一站式“碳管家”综合服务。在多个领域创新碳服务模式,构建电碳生态地图、电碳发展指数,联合内外部金融机构创设“碳e融”系列金融产品,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积极服务政府和产业链低碳发展。一是具有丰富的的产品线。置信电气拥有完整的涵盖电气及新材料设备制造、电网运维、综合能源与电力工程建设的产品线,已成为集科研开发、技术咨询、设备研制、产品销售、工程建设、运维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符合电力行业“清洁低碳、绿色发展、智能高效、创新发展”的发展趋势。二是打造了领先的技术、市场优势。电气及新材料设备方面,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采用闭口立体三角形结构,具有抗突发短路能力强、噪音低、无碎屑等特性,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之首。在国内最早将胶浸纤维技术应用于特高压穿墙套管生产。原创的纳米改性铝合金材料在配网金具材料替代方面实现推广应用。复合绝缘子特高压市场份额居行业可比品牌首位。泛亚电竞平台电网智能运维方面,率先推进特高压电网运维服务数字化,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在电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超90%,特高压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30%,占据国内最大配网物资现代智慧供应链全景质控项目市场份额。新型储能技术方面,现已具备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生产、检测平台,以及相关兆瓦级以上储能系统工程建设能力。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国网英大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图1)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