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之前网传为网罗一批小鲜肉,特意涨薪到3.8万的中信证券,刚涨的薪水还没焐热就被举报了!
然后,紧随其后的华泰,75司赶紧都取消了涨薪计划,中信特意对标的中金,听说还可能降薪到2万……
再然后,蝴蝶效应加剧,大搞摊余的兴业银行,因为怕被人举报,竟然提前自主降薪了30%……
呃,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央妈,不敢妄议国事,更不能预测未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为77077亿元,占GDP比重为7.8%。
对比下另一个数据了,2019年赚的盆满钵满的房地产行业,GDP增加值为69631亿元,占GDP比重为7.0%。
也就是说,金融比当年风口浪尖的房地产对国家GDP的贡献还要大,还要更赚钱。
再从国家层面的资产负债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公布过一个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将我国分为四个部分:住户部门,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企业部分。
其中,金融企业部门总资产为36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30%;一个部门就超过所有非金融企业的资产总和,和住户部门资产规模基本相当了。
所以你看,总资产规模够大,给国家贡献的GDP高,金融机构的赚钱能力自然不用说。
再加上这几年,实体经济一直萎靡不振,不同行业不同周期轮番盈利受损。体现在ROE上,通信设备、电信服务,基础化工、汽车、技术硬件工业品,2019年甚至都排到了ROE的后10名。
而对比看看银行和综合金融,不仅稳居行业前五名,还多年保持10%的高ROE,这是多么惊人的盈利能力啊。
再说一个很多人没想过的点,金融本身就是资源配置的行业。这几年,资本推动了太多新兴行业的兴起。不同于传统工业,这些行业借助互联网等低廉的边际成本扩张,实现了利润和财富的集聚效应。比如最近被整治的教育培训行业、娱乐传媒业等等。
可想而知,这种创富方式必然会造成这些行业的高利润,而金融恰恰是那个实现资本助推的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哪个行业利润高,资金就流向哪个行业。所以金融行业的利润率必然高于所有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尤其是这些市场化的非银机构,券商,基金,经常各领风骚一段时间,没有永恒的强者。
大家PK来PK去,最后也都意识到了,最能产出业绩的,还是人力投入。无论是投行精英还是基金经理,才是金融机构赚钱最核心的竞争力。
金融行业本来就属于智力资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门槛高,智商水平高,经验壁垒高,相比其他行业,合适的人才供给也有限,同业竞争又激烈,好不容易抢到一个,整什么情怀都没用,必须得用高薪拢住。
所以这才出现了前几年,在金融圈,经常做完一个项目,几个人分好几千万的盛况。
这些年,虽然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行业垄断程度也有所降低,但薪水这事,你懂的,从低到高可以,从高到低可就难了。
最近共同富裕是国家大势,再撞上中信这波史无前例的涨薪再降,让很多金融民工心头一紧,中央财经委员会上刚提到: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社会,说的是不是就是我啊?
虽然结合现行纳税标准,个人年收入12万以上就算高收入人群,但国家的调节重点对象是谁?
什么是过高收入?比如违法收入,通过走私、犯罪等获得的高收入,还有违规收入,比如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给职工缴纳社保,省下的钱就变成利润收入了,这种也要打击。
第三种是虽然合法合规但不合理的,比如某公司高管,所有个人消费都挂靠在公司名下,房、车、吃喝拉撒睡全放在公司里花,自己的收入却省下了,那这种收入就不合理。
最后一种是合法合规也合理的收入,国家会鼓励这类人,比如民营企业家,多去投资项目,在创造财富后,在分配上照顾到更多的职工和个人。
最近很多人都在解读,当前大势就是要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利润和垄断,泛亚电竞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等。
大势没有错,硬科技的发展也有道理,环保工程,生物制药,新能源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收入上升,是必须要支持的!
要知道,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解决的就是资金融通配置的问题。现在国家发展所有行业,统统都需要钱,而只要这些行业在发展,金融就会被推动。只有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各行各业都下滑了,金融的利润率才会降低。
而且,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从人这一生来说,最能花钱的时候没钱,于是需要金融(比如按揭买房),从企业的角度,金融能帮你借助杠杆实现快速发展,也可以把财富折现(看看上市企业创始人的身家)。人和企业的发展,都难以逃脱这种时空的错配,甚至国家也需要资金更好的配置。
这种供求关系就决定,有需求,就永远有钱可赚,所以金融的地位基本很难被动摇。
再加上,金融机构的主要成本,就只有人力成本。机器成本,办公成本这些占比都很小,这是其它行业所不具备的。只要净利润足够大,完全可以覆盖高昂的人力成本,不会存在高利润消失的的情况。
但是但是但是!有一件事,我也希望你意识到:从13年开始利差收窄,到15年监管趋严逐渐去杠杆,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金融行业最黄金的十年05年-15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它所要面临的,更多是存量竞争,增量业务的增长速度只会逐渐放缓。甚至一些子行业,比如信托,已经彻底无力回天,进入了躺平状态。
但与此同时,还有无数高材生正追涨杀跌冲进来,狼多肉少,自然出现很多人不停抱怨的内卷红海。
这种情况下,别说几年前几个人分好几千万的盛况不会再出现,恐怕以后年终奖分多少,怎么分,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所以虽然短时间内,金融行业的薪水还是会比大多数行业高,但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恐怕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薪酬差异只会越缩越小,方差也会减少。
虽然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放在全世界来看,不低了,年薪百万的金融大佬,基本都是按照个人最高一档45%纳税,100万的年终奖,到手就剩50万。
但估计以后实际到手的工资只会更加缩水。更别提还有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呢。
按照我一贯的风格,只说why不说how不是真朋友,所以最后也给身在其中的金融民工朋友们交交底,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变化。
人对于市场的变化总存在滞后性,所以很多新人对金融行业的认知现在可能还留在几年前,想象的也都是年薪百万,财富自由。
想在金融行业获得满足,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就把它当做任何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甚至几分耕耘都没有一分收获的行业一样,去适应、去感受、去接受。
如果你想继续在金融圈成长或摸鱼,就要极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忍耐度,让自己心态归零,不要总和过去比,和同行比。
真的,不要总觉得自己这些年赚得比别人多,是因为你自己有本事、有能力,不过是因为你凑巧赶上了金融的红利期,赚的都是运气的钱。
现在大势之下,凭运气赚的钱只会慢慢凭实力还回去,潮水落下,不想裸泳,就得自己学会憋气,或者干脆上岸。
对,就像我最近发现,我身边不少人都奔私了——投奔私募。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毕竟,只有走出去,看到更多、体会更多,你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
到时候,是坚定地走下去,还是吃一把回头草,不用别人说,你心里自会有定论。
所以我也没法回答你,金融行业的高薪还能持续多久,更没法教会你,怎样做才能一直保持高薪不降……
不过我倒想分享给你一个好方法,如果有一个问题,你想啊想啊,却怎么都想不出答案,干脆,就别想了。
9746272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持续了四十年左右。看懂吃透:陈雨露著(中国是部金融史 中国是部金融史2 中国金融史3000年上 中 下 世界是部金融史 世界金融史3000年 金融统治 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 大金融文献通论 大金融论纲 国际金融 金融是杯下午茶 国际融资实务 人民币读本 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 人民币国际化———走向全球之路 抢钱的时代世界———全球货币通史 世界金融大历史3000年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和中国外汇储备战略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 中国金融大历史),你自然就明白了。